探究中小型圖書館如何將農家書屋納入圖書館的服務體系
導讀:中小型圖書館如何將農家書屋納入圖書館的服務體系

【摘 要】 本文論述了建立農家書屋的必要性,分析了縣級
圖書館對農家書屋建設的作用,提出了縣級圖書館援建農家書屋工程的策略和途徑。要加強培訓,提高管理員的綜合素質;整合網絡資源,加快信息化建設;走合作化辦館道路。
【關鍵詞】 縣級圖書館;農家書屋;作用;途徑
: A
2007年初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農業部等八部委共同發起實施了一項名為“農家書屋”的工程,其目的是為了通過文化基礎建設保障農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引導廣大農民實現科技致富,進一步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農家書屋”是一項立足“三農”的民生工程,實施六年來,切實解決了農民看書難、買書難、借書難的理由,讓農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文化產品,極大豐富了農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深受廣大農民群眾喜愛。本文探討縣級圖書館對農家書屋的支持途徑及作用。
一、建立農家書屋的必要性
農業作為國家的基礎產業支撐著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所謂農村強則國強,農民富則國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為2.30億,其中80%以上為農村人口,這表明很多農民棄農進城務工,長此以往會動搖農業的基礎地位。農民已經不再滿足于目前的收入水平,讓農民立足農業就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圖書館是連接農民和科技的重要橋梁。農家書屋可以幫助農民實現信息致富、科技致富,活躍他們的思維,從而發展和繁榮農村經濟。此外,農家書屋也起到活躍業余文化生活的作用。
1、發掘農村經濟發展潛力
提高農民素質無異于發掘農村經濟發展潛力,而農家書屋則是提高農村群眾素質的最便捷的免費理想場所。《********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倡議》 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求廣大基層群眾通過提高自身綜合文化素質,增強致富能力,加快經濟發展。”農家書屋為廣大農民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勢必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潛在動力。
2、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不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那么簡單,農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的巨大變革引領農業生產從單一的糧食種植轉向兼具經濟類作物、水產品養殖等特色農業產品經營,現代農業科技也不只是一項單純的技能和低水平的重復,而是向產、銷、深加工等方向轉移,這就要求農民不僅具有農業科技知識還要掌握收集、分析
市場購銷信息等一系列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家書屋可以幫助廣大農民群眾掌握現代科技信息,主動的向市場要效益而非被動地等客戶上門。
二、縣級圖書館對農家書屋建設的作用
縣級圖書館是緊密聯系農村,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的事業單位,其重要職責就是為滿足基層群眾科技、文化娛樂需要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農家書屋
工程建設離不開縣級圖書館的技術支持。在農家書屋的援建過程中,縣級圖書館應根據當地農業產業結構,
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受
教育程度等特點,從資源配置、日常
管理、服務等方面全
上一篇論文:
有關于圖書館建設相關理由的 下一篇論文:
研討大眾傳媒環境下現代圖書館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