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談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員職業資格的知識技能基礎
導讀:談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員職業資格的知識技能基礎

【摘 要】 闡述了近年來在網絡環境下,我國圖書館員職業資格的知識技能基礎建設理論與實踐的目前狀況、理由與進展。一個現代圖書館的館員所應具備的職業技能或任職資格的核心內涵或基礎。
【關鍵詞】網絡環境;圖書館員職業資格;知識技能基礎
文章編號:1673-0380(2013)012 -0089-01
一、關于傳統圖書館的專業技能
傳統圖書館的業務本身需要具有許多技術性的工作才能完成。傳統圖書館的長期實踐形成7許多成熟的技能,在當今圖書館的戰略轉型中,在對傳統圖書館的揚棄過程中,這些技能如手工操作被
計算機取代,但并不是都適用。同時,傳統
圖書館的許多內容也不會拋棄,而是長期存在:因此,傳統圖書館的專業技能仍有必要為圖書館員所掌握。需要明確的是,要準確區分哪些是還要繼續存在和使用的,哪些是由信息技術可以取代的。
二、關于信息素質、信息科學知識與相關信息技術的掌握
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的轉型,關鍵之一是引進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現代圖書館員的必備條件和基本功。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所說.“現在的圖書館、檔案館、”情報單位的人員應該是信息專家和信息工程師,是信息系統的建設音,也是使用的向導和顧問。
筆者認為,現代圖書館員的信息素質包括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良好的信息意識是保證較高信息素質的前提。信息意識是指人腦對信息在社會發展中的性質、地位、價值和功能的認識和反應。它決定人們捕捉、判斷和利用信息的自覺程度,是人們對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它包括信息的主體意識、信息的傳播意識、信息的保密意識和信息的更新意識等。就個人看,良好的信息意識包括以下三個要素:對信息具有特殊的敏銳的感受力、對信息具有持久的注意力、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和洞察力。
良好的信息意識是在接受了現代信息理念的基礎上形成的。當今時代的信息理念主要有;一是知識信息社會的理念,即對當今社會定位的準確把握;一個知識信息社會已經到來,這是不爭的事實。二是知識信息創造財富的理念。在這個以知識信息為核心的社會里,知識經濟引發的經濟革命實際上是知識價值的革命,核心是個全新的“財富創造體制”的出現,這個體制完全依賴于即時曲通訊、即時的數據、思想符號和象征體系的傳送。而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成熟與進步已使信息資源的存儲、處理和利用成為可能。三是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的理念。知識的積累以及由此產生的知識管理與圖書館有不解之緣,相輔相成,為人類服務。現代知識管理就是運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對其擁有的所有智力資源進行組織、開發和運營,實現知識創新、知識傳播和知識增值的過程。知識服務是圖書館實現其知識管理職能的根本途徑,是圖書館連接用戶和市場的紐帶,是圖書館實現其為用戶服務宗旨的基本手段,在網絡
環境下,知識服務的五大功能即信息導航、知識信息評價、知識信息咨詢、知識
營銷、知識產權
管理都需要高信息素質的館員
上一篇論文:
闡述縣域圖書館:重心下移,服務基層 下一篇論文:
簡述高校圖書館中讀者協會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