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新世紀軍旅文學影視化現象
導讀:
新世紀軍旅文學影視化現象論文相關文獻前9條張瑩;孫明貴-消費者懷舊的理論基礎、研究目前狀況與展望[J];財經理由研究; 、楊旦修-我國軍旅題材電視劇的概念、分類及創作的歷史沿革[J];電視研究; 、李智慧-試論張藝謀電影的文學改編情結——由《滿城盡帶黃金甲》看張藝謀電影文學改編的新走向[J];電影文學; 、閆紅-論當前影視霸權與文學尷尬存活的悖論性處境——以鐵凝作品的影視改編為例[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孫銘䜣-文學作品影視化對當代文學創作的影響[J];華章; 、傅逸塵-生活質地、思想深度及文學性——新世紀軍旅長篇小說的“三重缺失”[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陳林俠;從改編到生成:尋找文學與影視的平衡[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朱向前-文學影視化的利與弊[J];決策探索(上半月); 、傅逸塵-三大不良現象影響軍旅長篇小說創作[J];軍營文化天地; 前1條 傅逸塵-軍旅小說要警惕快餐化[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
論文目錄
摘要3-4
Abstract4-5
目錄5-7
引言7-18
一、研究背景7-8
二、文獻回顧8-16
(一)什么是軍旅文學及其影視化8
(二)我國軍旅文學發展及其研究概述8-12
(三)文學影視化現象及其研究概述12-15
(四)新世紀軍旅文學影視化現象研究概述15-16
三、研究思路、策略、作用與結構安排16-18
(一)研究思路16
(二)研究策略16-17
(三)研究作用17
(四)結構安排17-18
第一章新世紀我國軍旅文學影視化現象概述18-23
一、軍旅文學影視化歷程18-20
二、新世紀軍旅文學影視化現象20-23
第二章新世紀軍旅文學影視化現象興起的理由23-32
一、文學文本與影視文本的共性分析是影視改編的基礎23-24
(一)文學結構與蒙太奇手法的顯像一致23-24
(二)文學意象與影視造型的內蘊趨同24
(三)文學與影視相同的人文精神24
二、社會文化因素是軍旅文學影視化現象的誘因24-28
(一)影視文化“場域”的擴大與純文學市場的萎縮24-26
(二)多重社會語境的需要26-28
三、商業化受眾是軍旅文學影視化現象的催化劑28-32
(一)娛樂心理需求得到滿足29
(二)審美心理需求得到滿足29-30
(三)與不同狀態觀眾達成共鳴30-32
第三章新世紀軍旅文學影視化的影響32-39
一、積極影響:軍旅文學影視化推動了作家的創作32-35
(一)共贏:影視人和作家的名利雙收32-33
(二)借鑒:文學與影視創作的互相學習33-35
二、消極影響:影視化制約了文學精品的生產35-39
(一)衰減:文學作品創作熱潮減退與作家身份嬗變35-36
(二)流變:“快餐”式軍旅文學創作36-39
第四章新世紀軍旅文學影視化的必要規避39-44
一、軍旅文學創作應堅持文學性39-40
二、軍旅文學影視化應堅持“三個原則”40-43
(一)堅持良性互動原則40-41
(二)堅持相似性原則41
(三)堅持藝術創造原則41-43
三、軍旅作家應持的立場:在“拒絕”與“同化”之間尋求平衡43-44
結束語44-46
參考文獻46-49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49-50
致謝50
新世紀 軍旅文學 影視 受眾 文學消費參考文獻
金哲;平面化:后現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刊全文數據庫 高姿英;試論《獨白與手勢》的電影化敘事形式[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陳潔;論福斯特小說的電影化[J];安康師專學報; 、汪流;電影劇作:敘事性和造型性[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張暖忻,李陀;談電影語言的現代化[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馬原-小說和我們的時代[J];長城; 、王學振;電影對中國新感覺派的影響[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李松;視覺文化語境下文學性的危機與變遷[J];重慶社會科學; 、李治安-當前軍旅題材電視劇的四大類型[J];當代電視; 、邊國立-軍旅題材電視劇審美形態描述——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周年而作[J];當代電視; 、曹蘭琴-延異與抹擦——論軍旅題材電視劇中被解構的反面形象[J];當代電影;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張煥引;[N];中國文化報;電影與文學的互動關系[D];山東大學;的嬗變[D];華中師范大學;小說創作與身體的言說[D];湖南師范大學;刊全文數據庫 羅金沐-新中國文學蔚為壯觀的重要一翼——《中國軍旅文學五十年暨》當代軍旅文學研討會側記[J];軍營文化天地; 、廖建斌-《中國軍旅文學50年》親歷記略[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趙聯成;拓展與深化——軍旅文學二十余年回顧[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趙江濱;“雄心”與“野心”界限的消弭──簡論新寫實小說《絕望中誕生》[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呂益都;壯闊雋永的銀幕抒寫——新中國根據軍旅文學改編影片述略[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朱向前;傅逸塵-光芒與陰影—— 、丁增武;死亡,英雄及時代性——關于當代軍旅文學創作的幾點深思[J];巢湖學院學報; 、;卷首語[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朱向前-涌動的潛流——近年軍旅小說形勢分析[J];文學評論;1991年05期 、傅逸塵-“強健而充分”的現實主義——中國當代軍旅文學的寫作****[J];青年文學家; 朱向前;傅逸塵-當代軍旅文學的精神傳統[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文學熱點話題[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軍旅文學的浪潮與格局[N];中國藝術報;待更有難度的寫作[N];文藝報;以來軍旅小說的英雄嬗變[D];山東大學;軍旅文學人性書寫的嬗變[D];延邊大學;以來軍旅小說之流變[D];江西師范大學; 、劉常;體用循環[D];解放軍藝術學院;
上一篇論文:
簡述學前兒童語言能力的培養 下一篇論文:
探討中學歷史課的教學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