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素質教育下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芻議
導讀:細看一看它們的觸角是什么樣的,數一數有幾條腿,再把小螞蟻放在自己的手上,讓螞蟻爬一爬,感覺一下,之后回來,全班在一起說一說。又因為一年素質教育下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芻議由優秀論文網站http://www.beijingfeeling.com提供,助您寫好論文.級學生雖然觀察了,但是如何把自己所觀察到的有序地寫下來非常困難,因此我又以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學

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寫作指導,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幫助學生從詞到句再到段,一步一步有序地進行訓練,使學生感受到習作的樂趣。
一、圍繞識字教學,注意說話訓練
識字是小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前提,加強口頭語言的訓練又是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因此,從一年級開始,就應把識字教學與語言訓練結合起來,在識字教學的同時,加強口頭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從而為以后的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首先可從組詞開始,引導學生說簡單的話,把識字跟學生已有的語匯基礎聯系起來,擴大學習范圍,既要保證教會學生讀音、偏旁,又要啟發學生從已經掌握的詞匯中說出與新字有關的詞。其次,再根據這些詞說一句話,更進一步通過聯想后,讓學生說一段意思完整的話,用上所列出的詞語。久而久之,學生不僅理解了字的作用,還同時進行了口頭組詞、造句說話的訓練,逐漸地學生就有了想要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動機。教師再加以因勢利導,運用擴充句子的辦法,引導學生把話說得更生動、準確,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提高,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培養觀察能力,加強寫話練習
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基礎,但會說話不等于會寫話,所以,在低年級教學中,除了繼續圍繞識字教學,通過用詞造句、擴充句子、整理句子等形式,讓學生學習語言的書面形式外,還要注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事物,加強寫話練習。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先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要讓學生樂寫、想寫、學寫。我認為應該引導他們從身邊小事著手,如寫小動物,讓他們觀察小動物、摸摸小動物、逗逗小動物,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把自己的發現、感覺、感想等寫下來。我在指導學生寫《小螞蟻》的時候,首先讓學生到外面捉兩只小螞蟻,仔細看一看它們的觸角是什么樣的,數一數有幾條腿,再把小螞蟻放在自己的手上,讓螞蟻爬一爬,感覺一下,之后回來,全班在一起說一說。又因為一年
素質教育下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芻議由優秀論文網站http://www.beijingfeeling.com提供,助您寫好論文.級學生雖然觀察了,但是如何把自己所觀察到的有序地寫下來非常困難,因此我又以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學會按一定順序觀察。我的填空是這樣的:小螞蟻全身是( ),像( )。頭上有一對( )的觸角,一雙( )的小眼睛,六條( )的腿,真( )。在學生把這幾個空填完后,再說一說這就是對小螞蟻外形的描寫,想一想我們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的,從而引導學生懂得從整體到部分、從上到下的觀察順序。這時我又說明不光是小螞蟻可以按這

樣的順序進行觀察,其它的小動物也可以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觀察描寫,這樣由一種動物指導學生學會了寫各種小動物的外形。
在開展觀察活動的初期,學生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對生活中常見的事情,觀察時熟視無睹,不留心,不用心;有的不會觀察,東瞧瞧,西看看,雜亂無序。針對這些情況,我加以適當的引導,指導學生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由內到外、由整體到局部、由大處到細節按順序觀察靜物;觀察動景時,要注意開始怎樣,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結果、理由如何。如我們學校開展的“綠色天使在行動”活動,各班都種植了許多花。我們班種了兩盆,一盆五色椒,一盆鳳仙花,結果沒多長時間,這兩盆花都發芽了。這時我指導學生觀察這兩盆花發生了什么變化,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寫下了自己的觀察日記。有的學生寫道:“五色椒發芽了,四片小葉子相對著,就像一顆小星星在和我們玩耍……”還有的學生寫鳳仙花:“鳳仙花長出了兩片小嫩芽,嫩嫩的,綠綠的,好像在沖著我們微笑呢。”雖然孩子們的文筆很幼稚,但是孩子們仔細觀察,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覺得對于一年級學生從現在開始這樣一點一點地去培養,相信以后的寫作會比較輕松。
三、指導學生學寫日記
孩子們有了觀察興趣,學會了策略,接著就要引導他們把觀察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先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隨后讓同學們把所說的話寫在作業本上。為了促使學生們經常通過觀察練習寫話,從這學期起,我就開始讓他們寫循環日記,平均每個學生每周寫一篇。從日記中可以看出學生選材廣泛,內容真實,有的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小事,有的寫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想法。我每天及時批閱學生的日記,對于好的同學給予鼓勵,寫的優秀的同學在全班宣讀……相信這樣長期訓練下去,學生的寫作能力定會有一定的提高。
四、結合閱讀教學,提高寫作水平
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另一條途徑便是利用課堂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在教學《綠色的和灰色的》這課時,課文中寫小白兔知道了狐貍的詭計,它們輕手輕腳,頭上頂著棕櫚,躲開了狐貍的陷阱,于是我在教學這一課時,指導學生想象:小白兔們聽到翠鳥報告這一消息后,它們一定會一起著急地想辦法,那么,它們會怎樣想辦法呢?你能當當小白兔做一做動作并說一說嗎?有的學生說小白兔著急地來回走動,耳朵都耷拉下來了,搓著手,撓著腦袋等等。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體會,這時,我又讓學生把想到的這些動作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連起來說一段話,學生說得非常好。又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當我板書課題“尾巴”之后,就讓學生說一說:你都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尾巴?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學生說出了很多動物的尾巴,這時又指導學生把所說的內容連成一段話,從而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以上所說的只是我在平日教學中的一點做法,有很多地方不夠完善,也不能說是什么經驗,只是拋磚引玉,請各位老師多指導。
上一篇論文:
有關于教育公平視野下的畬族高等教育 下一篇論文:
探究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實施愛的教育